(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5月29日以来,广东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广东省气象局已于5月30日17时发布高温四级预警和启动高温四级应急响应。
由于高温不像暴雨、台风那样汹涌而至,其作为一种灾害天气常常被大家忽视,但它在全球造成的死亡人数远高于龙卷风、洪水、强风暴等灾害。
2022年夏季全国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广东等地366个国家气象站(占全国总站数15.1%)日最高气温持平或突破历史极值,多地出现热射病死亡病例,公众对高温天气的关注度和健康风险感知提高了不少。
最近,广东再迎“桑拿天”,防暑降温药热销,一方面体现出人们对高温天气危害的认识在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对部分药物的误用、不当中暑急救方法流传,也折射出相关认识有待提升。
有序、高效应对高温天气,还需要更多积极主动作为。
国家气候中心预测,未来我国不同地区平均气温仍将表现出增加趋势,极端高温天气气候事件将会更加频繁、更加严重,到本世纪末,发生高温事件的风险将提升到目前的几十倍。
高温天气或将成为“新常态”,那么应对措施也要着眼未来,迎战高温天气,需要做好长期准备。
《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明确,到2035年基本建成气候适应型社会,并提到减缓和适应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两大策略。
减缓强调温室气体减排与增汇,适应强调防范和降低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与风险,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构建高温适应型社会,也要从减缓、适应两方面发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全球变暖速度;通过完善高温预警制度、完善防暑降温设施等措施,更好帮助相关群体及时反应、最大限度地减轻高温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