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汽车城1+1>2,广深正合力干这件事!
南方+| 2023-08-10 16:53:27

8月9日,比亚迪在深圳迎来了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仅其一家企业便贡献了全国将近25%的新能源汽车产量。

一周前,深圳刚刚发布《加快打造“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下称《三年行动计划》),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量将超200万辆,汽车产业工业产值达到万亿元级规模。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是继广州之后,广东又一核心城市提出了汽车产值万亿元目标。如果各地规划顺利落实,三年后广东汽车工业将再次实现跨越式发展,产值超2万亿元,产量也将超过700万辆。

当下,广东各地正在围绕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出台“施工图”,将制造业做优做强。汽车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支柱产业,直接体现一个城市的制造业水平,而汽车行业也正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各个城市提供全新发展机会。

此时,深圳提出用三年时间实现汽车制造业大跨越意味着什么?广深双城未来会如何协同发展?广东又如何强化汽车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

1

后发者酝酿“跨越跳”

目前,广东作为全国汽车生产和消费第一大省,汽车产业集群发展优势明显。

数据显示,2022年广东汽车产量达415.37万辆,连续六年居全国第一;汽车产业首次实现超万亿元营业收入,成为广东第八个万亿级产业集群。

深圳作为我国“规上工业总产值”与“全部工业增加值”双第一的城市,此前长期在汽车制造业领域并未有明显优势,其按照《三年行动计划》内容,深圳要在三年内实现汽车制造业的大跨越,核心指标实现数倍级增长,产值不仅要突破1万亿元,产量也要突破200万辆,全力追赶国内汽车制造业头部城市。

“在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大趋势下,深圳在电子信息领域拥有超强的头部企业、丰富的技术创新资源和人才,使它在车联网、智能驾驶领域拥有突出优势。”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现代产业研究所副研究员陈峰分析指出,深圳在汽车制造业拥有很强的后发优势。

从《三年行动计划》来看,深圳的发展思路确实有着浓烈的“特区特色”,充分立足自身原有产业基础,瞄准新科技、新技术,明确提出要将智能网联的关键零部件作为重点,引导一批传统ICT企业向汽车电子拓展,发展一批生产模式创新企业,使第三代功率半导体、新体系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机控制器、智能装备、整车集成及车网互动等领域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2022年,深圳汽车产业的产值仅为2154亿元。在短短3年时间里,深圳汽车制造业能否真正实现万亿目标?

当前,深圳的“后发优势”正在显现。根据深圳统计局数据,过去5年,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深圳表现可谓是一枝独秀,产量从2018年的9.99万辆,增长到2022年的84.88万辆,增长了超过7倍,超过了老大哥广州。

在面向未来的自动驾驶领域,深圳更处于国内第一阵营。去年8月,深圳率先实施国内首部关于智能网联汽车管理的法规《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今年,深圳成为我国首批真正进行无人商业化测试的城市之一。

2

“双城计”谋求全球产业高地

早在2021年12月,汽车制造重镇广州便率先抛出建设万亿“智车之城”规划,发布《广州市智能与新能源汽车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市汽车产能突破500万辆,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业产值力争达到1万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产能超200万辆。

作为广东汽车制造业的中心,广州去年汽车总产量超过313万辆,占全省总产量的75%以上,占全国总产量的11.5%,连续四年居全国城市首位。

随着深圳加速汽车制造业高速发展,便延伸出一个关键问题,广深双城如何在同一舞台共舞,如何实现1+1>2的目标?

一直以来,在广东汽车产业布局中,广州与深圳都有明确的定位,广州拥有更强的制造能力,深圳在核心零部件领域拥有优势。按照广东“十四五”规划,要推动广州、深圳“双城”联动发展,推动广州、深圳两市完善战略合作机制,加强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平台对接,聚焦营商环境、科技创新、现代产业等重点领域不断深化合作。

“广深两地都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重点布局城市,两地产业高度互补,联动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未来可期。”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表示,广州和深圳都有各自完整的产业链,深圳可以发挥金融、科技、新一代通信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广州可以依托在制造业和商业贸易上的深厚积淀。

事实上,广深双城在汽车产业的合作,已经开展多年。早在2017年,广汽集团相继与腾讯、华为进行深入的战略合作,在智能驾驶、智能车云、移动出行、软件开发、芯片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华南理工大学汽车工程系系主任赵克刚分析指出,广州、深圳两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错位发展,找准不同的切入点,各有特色的同时更要发挥协同效应,双方共性的平台、可共享的资源要加强合作,合力打造汽车产业发展的良好生态,这样才能面向未来打持久战。

携手打通全省任督二脉

目前,广东已形成以广州、深圳为核心集聚区并辐射周边地区的汽车产业链体系,并在芯片、操作系统、智能座舱、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激光雷达等全部领域均有企业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在广深协同发展的带动下,广东汽车制造业呈现出不同以往的特点,传统产业版图正在被打破重塑,产业区域布局越发完善。一方面,珠三角传统汽车制造强市正在加速转型升级;另一方面,粤东西北更多城市通过发挥产业配套和推广应用的后发优势,相继加入了全新的产业链生态圈。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广东21个地市发布的“十四五”规划,均将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列入重点发展项目。在粤西湛江,明确提出强化科技引领,完善产业高端化链条,着力培育壮大新能源汽车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广东新能源汽车生产重要基地。

与此同时,得益于广深的强大带动能力,广东汽车产业的创新能力不断强化,对外的吸引力不断加大。今年以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已经有现代汽车、采埃孚集团两个世界500强企业的项目在广东落成;同时,大众、丰田这类全球龙头企业也加大对广东的投资力度,分别入股小鹏、小马智行等广东汽车企业。

产业集群效应不断凸显,加速推动广东汽车制造业运行效率的提升,为广东汽车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2022年,广东新能源汽车总产量129.73万辆,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8.5%。到今年前6月,这个比例进一步大幅攀升,在全国总产量中的占比进一步攀升至28%,全国每4辆新能源汽车,便有1辆是广东造。

赵克刚指出,广州与深圳的协同发展,一方面要以产业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吸引更多零部件厂和头部科技企业;另一方面要注重加强高水平的招商引资,形成对资金、人才的吸引,研发资源与高端产业资源的集聚,引领广东汽车产业集群在未来的竞争中保持发展速度。

【采写】南方+记者 郭小戈 魏泓泉 实习生 邱晨希

财经
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