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湾区文化如何创新与发展?8日下午,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建设人文湾区分论坛交流研讨环节热闹非凡,多位嘉宾就观点展开精彩碰撞。
求学生涯在粤港,职业生涯以澳门为起点,广州交响乐团团长陈擎可谓名副其实的“湾区人”。在他看来,讲好湾区故事需要运用现代的表达方式,而交响乐是一种无须翻译的艺术语言。
“我们不能说交响乐是西方的或者东方的,它是现代文明的一部分。”陈擎认为,粤港澳大湾区不但有非常优质的场馆,也有非常优秀的院团,“具备如此得天独厚的软硬件条件,是我们在湾区从事这个行业的幸运”。
文博会期间,原创舞剧《咏春》登场备受瞩目。与湾区结缘多年,中国东方歌舞团青年编导、原创舞剧《咏春》总导演韩真回到深圳满怀感触。她回忆起《咏春》创作期间,曾到顺德香云纱制作基地采风:“我们在这里感受到香云纱的美,也感受到湾区的人文生命力。”
澳门理工大学人文及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澳门文教出版协会会长林发钦认为,塑造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需要形成完整、共同的文化理解和读本。“我们需要重视粤港澳大湾区的教育,形成共同的教学理念,才能形成共识。”
“我们面对的是全世界,中华文化是我们的根。”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凝动香港体育基金创办人黄梓谦也认同,粤港澳大湾区需要在教育领域培养认同感与凝聚力。与此同时,还需要发展属于大众的文化:“文化就是生活,文化无所不在。湾区文化需要吸引更多人去参与,才能成功。”
韩真进一步表示,湾区要打造文化精品,就必须培育人才,“静下心来花时间”:“当我们的作品足够精致、可以媲美国际的高水准时,我们可以完全自信地走出去。”
南方日报记者 杨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