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爆火,月销3万!有人贴钱还被禁业……
南方都市报| 2023-08-07 08:50:04

“500万起存,4.29%贴息活动”“月末存款,最高贴息万20!存款找我,欢迎预约询价”……近期,小红书等平台上出现了此类帖子。在淘宝等网购平台上,以“揽储”“拉存款”等关键词进行搜索,可以发现大量存款买卖相关网帖。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业内人士看来,所谓的“贴息揽储”“存款一日游”等,都是违规行为,属于不正当揽储手段。这样的方式或可扰乱存款市场竞争秩序、加重银行负债成本,存在多方面的隐患。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今年已有金融机构或员工因此类相关违规行为被处罚。

“贴息揽储”火爆网络平台

100万单日贴息可达1500

“同业的家人们月底拉存款任务都完成了吗?我还有700万缺口,完不成好崩溃啊”“冲存款真要命,任务还差三千万”……近期,有类似用户在微博、抖音、快手、知乎、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吐槽自己难以完成揽储业绩的压力。

截图来源:小红书APP

南都·湾财社记者在小红书平台上以“拉存款”为关键词搜索,发现有254条相关笔记,其中,某条“银行人,怎么拉定期存款”的笔记获得了1300多个收藏及560条评论。此外,在小红书等平台上,还有自称金融机构工作人员附上工作照吸引储户前来办理贴息存款。

由于金融机构有“拉存款”需求,存款人有拿贴息返利需求,而资金掮客就可以把双方撮合到一起,并收取一部分的贴息返利。“收2000万元,价格万10,要求马上进款”“月末存款,最高贴息万20!存款找我,欢迎预约询价”……在多个平台上,也可看到有资金掮客活动的身影。

在淘宝平台上,上述相关业务的店铺就有27家,其中,某店铺的“帮完成各大手机银行拉存款 绑卡证券开户 信用卡办理申请进行推广”的商品页面,显示该业务月成交量已超3万单,销量火爆。

截图来源:淘宝APP

南都·湾财社记者以储户、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身份分别咨询了淘宝上长期做贴息存款的资金掮客,得到的回复多为“需要说明是哪家机构、做多少量、存款几号进几号出,才能根据实际情况具体报价。”

截图来源:淘宝APP

具体来看,相关操作流程基本类似,储户需要在绑定银行I类卡后,开通II类卡进行资金流转,开户时需要填写指定支行代码。考核完成后,储户可以选择转出资金、销户。银行端则只需要提供相应的开户代码、贴息金额、具体时间即可,中介会帮忙在各渠道寻找“银主”。存入资金即可完成考核任务,银行会将贴息返利打包给资金掮客,由掮客再转给储户。

同时,南都·湾财社记者了解到,不同机构、地区和时间对贴息价格会有影响。平时存款贴息的价格相对较低,在每万元贴息1元左右,而到了月末、季度末这些关键节点,贴息价格可以上升到“万15”,甚至是“万30”。

“为了快速完成任务,有金融机构客户经理会采取‘贴息’的方式揽储。”某业内人士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上述行话“万15”,是指资方得到的利息,每存款1万元可获得利息15元,比如说客户7月30日将100万资金转入银行,8月1日转出,则能拿回100万本金加上银行网点或客户经理私下给的1500元贴息。

但通过上述“贴息揽储”的做法需要付出的代价也不低。

有些人靠银行网点出资,有些人则需要自掏腰包贴息拉存款。某银行工作人员向南都·湾财社记者透露,自己每个月基本工资几千元,存款绩效考核仅两千元,有时候月末为了完成冲量任务“买”存款就得花上小几千,得不偿失。

今年6月,浙江浦江农商行就因存在绩效考核不合理导致部分基层网点存款“冲时点”等行为,合计被罚160万元。此外,今年4月,农行巩义市支行有多名员工被查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其中两名涉事员工分别被给予了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六年、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两年的行政处罚。

专家:

贴息揽储属违规行为

乱象背后或存多种动因

“贴息揽储”为何发生?

某国有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出现上述情况,与相关机构KPI考核压力有关,为此有员工为了完成KPI,可能选择自掏腰包,通过小红书、淘宝等渠道“买”存款。

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咨询顾问苏筱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此类贴息存款行为之所以出现,一方面是抓住了金融机构客户期望多获取存款利息的迫切心理,另一方面则是员工出于存贷业务等压力,企图使用一些“地下手段”来完成业绩,通过中介、“黄牛”等中间渠道能够一定程度上隐蔽操作,从而也使他们抱有不被发现的侥幸心理。

这类行为也早被禁止。

“所谓的‘贴息揽储’‘存款一日游’等,都是违规行为,属于不正当揽储手段。”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向南都·湾财社记者指出。

对于贴息揽储,监管早已明令禁止。根据《储蓄管理条例》规定,“储蓄机构不得使用不正当手段吸收储蓄存款。”此外,2018年发布的《关于完善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也规定,不得通过返还现金或有价证券、赠送实物等不正当手段吸收存款;不得通过个人或机构等第三方资金中介吸收存款;不得通过理财产品倒存等。

值得注意的是,除存款外,有金融机构员工还会选择购买贷款冲量。很多中介的业务范围,覆盖到养老金、信用卡、数字人民币等多个方面。

针对这些“网购”完成银行任务的现象,在董希淼看来都是违规的,不符合金融监管制度。比如信用卡开户有“三亲见”(亲见本人、亲见申请资料原件、亲见本人签名)要求,原本就为了防范犯罪分子冒名申请信用卡,降低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以及保护申卡人的个人权益不受侵犯。

董希淼还表示,通过这种渠道买来的“客户”质量较低,没什么实际意义,反而浪费了奖品礼品。而对被“买”的客户来说,“将大量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等提供给第三方,很容易泄露个人信息。”

“回顾近年来大量金融监管公开案例,银行内部交易、违规买卖存款贷款的行为都发生在基层岗位。但在这些反面典型案例的背后,透露出的则是基层岗位负担过重,考核过多。”独立国际策略研究员陈佳向南都·湾财社记者表示,在业绩高压之下本就人财物不足的网点风控与合规体系很自然地被压变形,导致出现大量风控漏洞,即“每到关键时点就出现违规拉存款卖贷款的乱象”。

“不过,这些乱象背后的动因,并不完全都是银行业内控合规的问题,亦不是监管缺位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当前整个银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入到深水区产生的发展中的问题。”陈佳指出,部分银行业机构转型资源不足,导致始终陷在冲存款与提质效的两难境地。此外,当前银行业业务转型短期压力与提质增效长期目标难以平衡、机构转型成本与基层员工发展难以平衡,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厘清,才能实现从源头治理银行业存款市场的乱象。

网购业绩风险多?

业内人士:变相推升银行负债端成本

针对社交平台上“贴息揽储”“存款一日游”等现象,董希淼表示,这会带来多方面的负面影响,一是扰乱存款市场竞争秩序,导致存款市场乱打价格战等无序竞争;二是加重银行负债成本。如果银行将成本转嫁到贷款环节,可能推高贷款利率,不利于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此外,从金融机构角度看,部分金融机构吸收高成本存款,如果资产负债管理能力跟不上,会影响其发展的稳健性和可持续性。”董希淼补充道。

北京寻真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德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通过第三方平台“刷单”产生的大量“虚假”账户,不会给银行带来实际收益,反而增加了运营成本。这些账户还可能被用于洗钱、诈骗等犯罪活动,导致客户和银行的资金损失。银行则可能因未能有效管理这些账户而面临监管机构的处罚,甚至可能因为未能履行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的法律义务而面临法律诉讼。

不过,由于上述贴息揽储业务隐秘性极强,在严打方面也存在难点。如王德悦所言,为逃避监管打击,此类业务开展时手段日趋隐蔽,监管方面取证难,如由资金方与中介之间签订协议,银行自身不给付高息。加之监管方面查处存在难点,不足以形成威慑力,致使贴息存款屡禁不止。

业内人士表示,下一步应强化监管,提升违规成本;引导金融机构加快完善内部治理,建立健全合理考评机制,加强业务员培训;缓解部分银行吸储压力还是要提升银行服务质量,增强客户黏性。

“银行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业绩考核制度,避免仅以业绩为唯一指标,而是综合考虑员工的工作表现、客户满意度、业务发展、技能提升等多方面因素,以更全面、客观地评价员工的工作表现。”王德悦表示。

南方都市报(nddaily)、N视频原创报道

南都·湾财社记者 罗曼瑜 实习生 郭燕铭

财经
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