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威2号”顺利下水!广东最大规模海上养殖平台“上岗”|微速讯
南方+| 2023-06-20 21:45:54

6月20日16时06分,广东目前规模最大的海上智能养殖平台——“海威2号”顺利下水了。这台造价3000万元、年产值达7000万元的海上“巨无霸”的上岗引发了广泛的关注,本期《船说广东》走进湛江雷州,近距离了解一下“海威2号”。

“经过10个月的设计、施工,终于能够投入使用,心情很激动。”广东海威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定介绍,“海威2号”总投资3000万元,1个周期可养100万—150万斤鱼,年产值有望达到7000万元,只要三四个人在平台上工作就够了。


(相关资料图)

刘定告诉记者,对于海水养殖来说,养殖平台比传统重力式深海网箱更安全,“我们这个能抗15级的台风,又有双层网,即使一层破损了,还有另一层兜住,所以比较放心。”

他给“海威2号”定了两项工作任务,一是把鱼养好,“主要养一些经济价值高的名贵大鱼”;二是搞科研,“在上面建立了实验室,进行海洋鱼种的研发,为育种、为海洋牧场出一点力。”

“海威2号”顺利下水。洪国春 摄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是“海威2号”的设计单位,负责该项目的技术工程师杜兵告诉记者,“海威2号”是一款半潜桁架式智能渔业养殖平台,按照海工标准设计建造,具有良好的抗风浪能力,可以布放在深远海,平台也有10米多的作业吃水,大幅度提高了单位面积的养殖水体。

与此同时,他还介绍:“平台还搭载了自动投饵、在线监测等智能化养殖设备,可节省人工成本60%,还能为渔民提供舒适的环境,大大降低了海上作业的劳动强度。为咱们下一步探索深远海养殖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高空俯瞰“海威2号”,可以看见一块块整齐排列的光伏面板。“宽阔的平台空间搭载了太阳能电力系统,日均发电量约200度,能够完全实现养殖平台用电绿色能源的自给自足。”杜兵解释,若在阴雨天气,太阳能不发电,平台配置的250度电容量的蓄电池也可供整个平台基本负荷使用约5天。

顺利“下水”后,“海威2号”将被移动至流沙港,与1年前投产的“海威1号”位于同一片海域。虽然养殖平台优点多,但造价高、投资大,如何制定针对性强的保险方案来降低风险,也是湛江在推进的一项工作。

“前期,我公司已全面参与湛江市委、市政府海洋牧场项目建设,截至目前我们已累计承保包括‘海威1号’在内的桁架式平台和深海网箱90个,保障金额1.3亿元。”人保财险湛江分公司总经理助理李彦说道,随着“海威2号”的正式投产,将持续就海威集团的水产品、网箱财产、人身意外、仓储物流、深加工等方面为企业提供全产业链的保险保障。

据了解,加上“海威2号”,广东已经有四台养殖平台投入使用,还有多台在规划建造中,可以预见,未来会有更多的“巨无霸”在海上崛起。这些先进的养殖设备,支撑着广东海洋牧场从近海走向深海远海,全力造品质更好、产值更高的“粤海粮仓”。

出镜:南方日报记者 张艳

记者/脚本:南方日报记者 张艳 林露 

摄像/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张令 通讯员 洪国春

剪辑:周鑫宇

监制:肖文舸

财经
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