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广东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获悉,截至2022年10月底,广东全省发明专利有效量、商标有效注册量分别达到52.31万件和757.1万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累计达25.21万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1.24件。
【资料图】
知识产权融入产业发展,服务制造业当家。1—10月,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明专利授权量2.52万件,居全国首位。截至2021年底,高价值专利占全国总量19.78%,居全国第一。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18.5%,超全国平均水平6.5个百分点。
推动知识产权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每年安排4.3亿元用于知识产权工作
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产业集群,广东加快建设“一张网、多层次、全覆盖”快速协同保护网络体系,目前建成14家国家级中心、16家维权援助分中心和217个工作站。1至11月,办理专利快速预审2.57万件,快速维权案件5300件,发明专利授权平均周期由22个月缩短到2个月。
面向10个战略产业集群和13个重点区域园区,广东建成了集知识产权高价值培育、转化运营、维权援助和公共服务“一站式”服务的知识产权协同运营中心,有效解决知识产权服务分散化碎片化和“最后一公里”问题。加大经费投入,每年安排4.3亿元用于知识产权工作,其中1.5亿元用于重奖专利奖获奖单位和个人。
服务实体经济是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使命,立足区域发展是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根基。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编制了《广东专利导航指南》地方标准,建设3家国家级专利导航支撑机构和28家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发布全国首个《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工作指南》地方标准,建成354家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中心,培育一批原创型、基础型专利。组建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联盟,构筑运营产业专利池。培育头部创新主体,拥有1071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9家企业、4所高校入围全球PCT申请50强。1月—10月,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明专利授权量2.52万件,居全国首位。截至2021年底,高价值专利占全国总量19.78%,居全国第一。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18.5%,超全国平均水平6.5个百分点。
此外,广东还推动战略产业集群和重点园区知识产权协同运营中心建设,深入实施专利转化专项计划,推进专利开放许可试点,建设1个省级发布平台和10家分平台,累计成交250件,金额突破350万元。在地市专利转化促进项目方面,1—9月,全省专利许可和转让达5.29万次,专利被许可和受让4.84万次。1—10月,全省专利和商标质押金额677.93亿元,同比增长97.30%;新发行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11单,发行金额23.2亿元。
激发知识产权支撑开放合作新活力
为42家次企业提供1.25亿元
出海风险保障
知识产权越来越成为国际市场竞争的有力武器。近年来,政府、企业对于知识产权保护越来越重视。
“我们支持8个市、13个县区、8个园区创建试点城市、试点示范县或试点示范园区,与广州、深圳等10个市共建知识产权强市,打造知识产权强国先行示范省建设第一梯队。”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说,广东深化粤港、粤澳知识产权合作,累计开展合作项目380项。
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还加强海外维权援助,在德国、俄罗斯等地设立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发布全国首个企业知识产权国际合规省级地方标准,率先推动知识产权海外侵权责任保险服务体系有效落地,累计为42家次企业提供1.25亿元出海风险保障,为500余家企业提供海外纠纷应对指导,帮助减少损失超18亿美元。
在建设数字化平台方面,广东建设知识产权“一件事”集成服务平台,打造粤港澳知识产权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整合、扩充10种知识产权大数据服务资源,提供内容丰富的检索分析服务,平台访问量达110万人次。
数据多跑路,市场主体少跑腿。广东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为市场主体提供数字化政务,大力推广知识产权业务电子化办理,有效拓展政务窗口省域布局,实现知识产权业务受理窗口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和省域全覆盖。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广东紧抓“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南沙建设重大历史机遇,围绕广东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提出的“以高质量发展为牵引,高水平推进广东现代化建设”重要部署,持续深化知识产权“集成化、产业化、国际化、数字化”改革,更好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南方日报记者 宾红霞
通讯员 粤市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