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日前,清科研究中心发布的股权投资市场季报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我国募资市场仍处于调整阶段。一季度我国股权投资市场共有1601只基金完成新一轮募集,同比小幅下滑7.6%;募资规模为3532.1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3.0%。
清科研究中心表示,2023年初,无论是宏观环境还是募资市场监管均出现了一定变化,LP出资态度也逐步转变。在多变的外部环境下,投资机构选择保持审慎的观望态度,适当调整募资节奏,一季度新募大额基金的数量出现较明显的下降。据统计,2023年第一季度单只基金的平均募集规模下滑至2.21亿元,降幅达27.5%。然而,从月度变化趋势来看,我国经济逐步复苏,股权投资市场也随之调整恢复,3月新募基金数量接近去年同期水平。
分币种而言,人民币基金数量和募资规模虽同比有所下滑,但其市场占比均进一步提升,而外币基金数量和募资规模在去年基础上进一步下降。根据清科研究中心数据,2023年第一季度新募人民币基金共1593只,同比下滑6.6%,占比则由去年同期的98.4%扩张至99.5%;募资规模为3256.4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2.1%,但占比提升至92.2%。外币基金募资依然面临艰巨挑战,2023年第一季度共8只外币基金完成关账,数量仅为去年同期的28.6%,降幅超过七成;募资规模约为275.6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1.5%。
近年来,随着外部环境变化,部分外资机构为捕捉中国市场投资机会,着手建立人民币基金团队,加速开展人民币基金的设立、募集与投资运营等工作。与此同时,一些外资机构也通过开设境内办公室、成立独立管理人的方式深入中国市场,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人民币基金在募投两端的市场竞争。
从基金类型来看,2023年第一季度创业投资基金的数量继续上升,共1083只创业投资基金完成新一轮募集,在市场新募基金总数下滑的背景下小幅上涨0.5%,占比达到67.6%。成长基金的募资规模依旧维持领先,一季度新募基金总规模达到1821.03亿元人民币,占比由去年同期的43.8%提升至51.6%。与此同时,在政策利好下,市场中投向商业地产的股权投资基金数量和规模均有所提升。据统计,2023年第一季度新募房地产投资基金共有7只,同比提升75.0%;募资规模达182.21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122.6%。
新募基金的规模方面,2023年第一季度大额基金的设立与募集步伐有所放缓,仅有7只新募基金的单支募资规模在50亿元及以上,数量为去年同期的41.2%;募资总规模为657.2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7.7%。无论是国资背景管理人所管理的大型政策性基金,还是非国资机构设立的大额产业基金,募集数量、规模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有下滑。与此同时,市场中规模不足1亿元人民币的小规模基金数量达到1069只,同比微增0.8%,占比提升至近年的高点66.8%;募资规模为348.13亿元人民币,占比9.9%。其中,约800只基金的募资规模不足5000万元人民币,数量同比提升5.5%。
报告认为,2023年初,中基协发布修订后的《私募投资基金登记备案办法》及配套指引(以下简称《登记备案办法》),并于2023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登记备案办法》提出适度完善登记规范标准,明确基金业务规范,加强对“伪、劣、乱”私募的有效治理,未来投资机构将面临更高的行业合规性要求。加之疫情防控形势变化影响下宏观经济回升仍需一定时间,以及部分长期LP的流动性尚未完全释放,多数投资机构在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之下,保持着较为谨慎的观望态度,选择调整募资节奏、积蓄能量、厚积薄发,募资活动整体放缓。但整体来看,“变化”仍将是2023年我国股权投资市场的主题之一。投资机构还应当紧抓自身优势,塑造“动态护城河”,以在市场变局之中把握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