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以色列驻华大使潘绮瑞(Irit Ben Abba)率团访问广东省,就深化经贸、创新及教育领域合作到访广州、深圳及汕头。潘绮瑞说:“广东强大的经济实力总是深深吸引我,我们总能从这里的人事物中发现不一样的惊喜。”
日前,潘绮瑞接受GDToday记者专访时说:“中国是以色列重要的贸易伙伴,在过去30年里,双方贸易额从最初的2.5亿美元增长至230亿美元。”她期望以色列与广东能进一步发挥互补优势,在新能源汽车、替代能源、智慧产业等领域开展合作。
(相关资料图)
以创新为切入点探寻更多合作机遇
以色列以“创新”闻名于世,创新度排名全球第三,被誉为“创业之国”。2017年,中以正式宣布建立“创新全面伙伴关系”,持续开拓和深化创新合作。潘绮瑞此番访粤最重要的一站便是被誉为“中国硅谷”的深圳。
潘绮瑞说,以色列和深圳都以创新和技术著称,有着天然的合作优势,希望能够加强两地的沟通交流,开启合作新篇章。“我们在中国很多地区都看到了创新力量,尤其是广东,这源于广东高度的对外开放程度和持续的创业热情引领。”潘绮瑞说。
在她看来,除了继续加强两国在现代农业技术方面的合作之外,未来还将着力开拓双方在生命健康、绿色环保等其他领域的合作机制,拓宽中以合作的深度与广度。
她特别指出,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背景下,双方在能源领域方面的合作空间十分广阔。“当前,清洁能源在以色列的应用还非常有限。我们正在努力寻找与广东当地公司合作的方式,包括能源储存、氢能和任何可替代能源的开发等。”
双方文化交流日益密切
2016年12月5日,中国教育部批准正式设立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下称“广以”)。该所学院是由以色列理工学院与汕头大学合作办学的一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大学,是中国目前唯一一所理工科中外合作大学,也是以色列理工学院创建的中国校区。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汕头,也是我第一次有机会参观中以合作创建的校园。”潘绮瑞说,“作为两国在教育领域的重要合作成果,我相信广以将会成为一所顶尖的理工科大学,成为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
今年是中以两国建交31周年,也是回顾两国深远友谊的重要时刻。此次访问期间,潘绮瑞充分肯定了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建校五年来为两国交流做出的重要贡献,她对学校取得的各方面成就表示非常自豪。她认为广以是以中双方共同培育的友谊之树、教育之树,在以中两国美好情谊的共同浇灌下,必将不断结出丰硕的发展果实。
潘绮瑞表示,近年来,除了越来越多以色列大学与中国建立合作关系外,以中文化艺术交流也日益广泛,“许多来自中国的艺术团体前往以色列,在以色列的剧院、舞蹈团和展览中进行表演,很受当地人们欢迎。”
她表示,中以之间的访问来往将变得更加密切,经贸与文化领域的对话与合作也将快速恢复,未来中以合作关系将持续健康发展。
GDToday记者 袁子翔 张骁(实习)刘晓迪
视频:张治伊 秦少龙
海报:霍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