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微头条丨土耳其地震救援中的广东身影:面对无力感也很拼,只想多救人
南方都市报| 2023-02-17 05:45:49

土叙地震救援转入灾后恢复阶段。在土耳其救灾的中国蓝天救援队也于当地时间2月15日集体回撤到伊斯坦布尔,休整几天后,290名队员将于18日飞回祖国。

据了解,这290位搜救队员来自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的103支蓝天救援队伍。他们已连续在马拉蒂亚、阿德亚曼、卡赫拉曼马拉什三地奋战一周。


(资料图)

这几天,南都、N视频记者在阿德亚曼的救援现场见证了广东蓝天救援队队员王涛、李宗潮和古立新的工作历程。在瓦砾、碎石包围之下,他们探测、破拆、救助……有的队员脚底磨出了水泡。

随着时间流逝,搜救出生命的可能性逐渐降低,巨大的无力感时刻侵袭着救援队里年轻的队员们。他们告诉南都记者,“或许我们这么拼命,就是只想多救出一个人”。

与时间赛跑

“这里有生命迹象!”

一声呼喊传来,来自广东蓝天救援队的队员们立刻振奋精神,迅速展开作业。

南都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广东蓝天救援队的三名队员王涛、李宗潮和古立新,有各自擅长的搜救领域。王涛对地震破拆、伤员转运等非常有经验,古立新在搜救支撑方面比较擅长,李宗潮则负责在现场协助其他两位经验丰富的队员开展营救。

救援队员爬上五六米高的废墟,从不同角度使用探测仪确认生命迹象。

王涛向南都记者介绍,他们所在的梯队分为三个小组。一组负责使用生命探测仪和红外设备在现场进行生命探测,收集更多包括幸存者和遇难者在内的信息,并在现场做标记。二组根据一组收集的信息,前往每一个标记点进行作业,通过破拆等方式救援幸存者。三组负责和当地沟通并收集信息,也负责物资的协调运输,若一组二组需要人手也会前往支援。

有丰富救援经验的古立新告诉南都记者,此次土耳其地震救援对他们来说是一次不小的挑战。他表示,这次土耳其地震的震级没有汶川大地震那么高,但是地震的震源浅,所以震感强。“城市里5-6层的楼房直接在地震中倒塌,救援队很难进入废墟,因此伤亡也更大。”

“在灾难面前人的力量虽然渺小,但只要当地应急部门需要,我们会一直在。”王涛告诉南都记者,救援并不只是体力劳动,从哪里搜索安全有效、怎样设计方案,怎样使用仪器,怎么搭建保护自己安全的屏障,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队员们在短暂休息中讨论救援方案。

在几天的救援过程中,最令他遗憾又感动的是,挖掘出来的遇难者基本都是男性拥抱着女性、小孩或者家人。“但这也为救援增加了难度,因为在地震的强压之下,遇难者所有的肢体已经紧紧缠绕在一起,要在不对遗体造成二次损伤的情况下将他们完整运送出来是有难度的。”因此救援队在将缠绕在一起的遗体挖掘出来后,要在地面上清理足够的空间,将建筑残渣清理好后才能将遗体完整分离、运送出来。

搜救过程中,队员们哪怕搜索到的信号是微弱的,也会竭尽全力救援。

王涛表示,“有时搜到的生命迹象很弱,我们甚至不能完全肯定是人还是动物。有可能是猫,甚至是只老鼠……但我们也会下去看看,不放弃一丝希望。”

深夜,寄托众人希望的生命探测仪在废墟上工作着。

救援的每一刻都是在与时间赛跑。

队员李宗潮告诉南都记者,救援队在抵达现场后,会有当地居民找到他们,请求他们先去看看自己亲人被埋的地方。“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也很揪心,因为队伍有指定的救援任务要完成。所以遇到这种请求,我们也会立刻将民众的求救信息告知指挥部,听从指挥部的安排,同时抓紧时间搜救,不浪费一分一秒。”

挺过心理难关

一周时间里,搜救队员们不眠不休地工作,在瓦砾、碎石包围之下,探测、破拆、救助……有的队员脚底磨出了水泡。然而随着时间流逝,搜救出生命的可能性逐渐降低,巨大的无力感时刻侵袭着救援队里年轻的队员们。

凌晨两点,救援仍在进行。

“你觉得我们在浪费时间是不是?”在废墟旁的草地上蹲着短暂休息时,领队王涛问身旁的李宗潮。李宗潮不说话,摆弄手边的石块。

他们刚刚结束对一片疑似发现生命体的废墟的探测,把开凿和做支撑的工作交给一部分队友和当地参与救援的矿工,然后到废墟旁的草地上喝水休息。

就在前一天,李宗潮第一次从废墟里亲手抱出了一具小孩的遗体——

他们用生命探测仪探测到生命迹象,探测又探测,做支撑,深入,又做支撑,想到底下孩子的呼吸每一分每一秒都在逐渐微弱,每一步都让他感到揪心。

当孩子被救援队员营救出来时,还是没有了生命体征。李宗潮记得把小孩遗体抱在怀里时的感觉,小小的身躯已经冰凉,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薄的睡衣。

“他可能是睡觉时跑出来,跑到楼梯口被倒下来的墙压住了。”这次营救对李宗潮心理影响很大,那晚回到驻地,他找到领队王涛聊了很久。 

王涛是广东蓝天救援队中经验比较丰富的一位,曾参加过包括缅甸洪水、尼泊尔地震等多次境外救援工作。他非常能理解年轻队员对于无法挽救更多生命产生的无力和自责感,所以王涛在现场既是领队,又是年轻队员们的“心理咨询师”。

“从发现生命迹象到解救,大型机器一层一层拨开废墟是需要时间的,不是说我们想把他转运出来就一定成功。”王涛在现场安抚队员说,“不要觉得救到活人才行,救到活人很多都是运气,我们有些队员十几年,救到幸存者的人数是零,在地震面前人的力量是很微薄的。” 

南都记者注意到,废墟旁,很多遇难者的家属在警戒线外一站就是一整天。

当地时间2月12日,生命探测仪探测到有疑似生命体,挖到接近探测仪所定的位置时,生命迹象却消失了,当地应急部门AFAD询问家属,他们决定继续挖,哪怕是遗体,也希望能找到亲人。

救援人员用棉被盖住遇难者遗体。

为了保护遇难者的尊严,救援人员会用毛毯和薄被将遗体包裹起来。王涛说,对于遇难者的家属们来说,除了寻找遇难者,遗物也很重要。当挖到玩具、相册、首饰、书籍时,救援人员就会交给家属。

“每个救援队员能做的,除了自己的专业技术和技能以外,还要承担探测生命和拯救生命的责任,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竭尽所能拯救更多生命,才是救援队存在的意义。”王涛对南都记者说。 

废墟中的温暖

在救援现场经常会出现全场突然静默的时候,最安静时甚至能听到救援队友的呼吸声。

静默,是因为现场正在进行紧张的生命探测。但随着找到幸存者的几率越来越小,救援队员们每天面对的都是废墟中面目模糊的遇难者。

“我从2012年到现在找到幸存者的人数是零,所以现在还继续在参与,我就想救活一个人。”王涛语气沉重。他告诉南都记者,他第一次参加救援工作,是2013年四川雅安市芦山县的地震救援。那次现场对王涛的冲击非常大,从那之后,他就积极参加各种救援、救灾培训,不断强化自身能力,希望未来能尽己所能救出更多人。

当地民众对救援人员的善意和感激也是队员们支撑下去的动力。古立新告诉南都记者,在这次救援行动中,中方救援队受到了土耳其当地人的欢迎。

“现场作业时,当地民众纷纷从家里拿来水和食物,当地气温比较低,他们生起柴火,让我们边取暖边开展救援,这让我们深受感动。” 

2月12日凌晨3点,正在实施救援的废墟旁,烤火等待消息的当地人仍然不愿离去。

王涛告诉南都记者,此行中救援队与当地土耳其人民的沟通基本依靠土耳其翻译,但是当地人对救援人员的善意不用翻译他们也能感受到:救援人员走在路上会遇到很多人向他们点头致意或者竖起大拇指,被救者的家属会专程赶来致谢,一些普通居民也是如此,当地一位男子曾特意拿来一袋橙子请中方救援队队员们收下。他说:“你们为我们做了这么多,请让我们也做一些表示感谢。” 

除了当地居民的感激,远在中国的家人的关心和支持也给了前线队员很大的抚慰。

李宗潮是阳江人,为了不让父母担心,他只在出发前把要赶赴土耳其的消息告知了姐姐,父母是在他即将登机时才得知。出乎意料的是,父母没有因此生气,而是给他发了一条“注意安全就好”的短信。 

李宗潮告诉南都记者,随着近几天余震不断、楼房坍塌的新闻报道越来越多,远方的父母很担心,但是为了不影响他的救援工作,只是发了几条短信,叮嘱他一定注意安全,远离危险的建筑、松动的墙体。有了家人的支持,他在前方安心了很多。

领队王涛的家人对他参加此次土耳其地震救援行动也表示支持,当然也十分担心,提醒他注意安全。王涛说,“作为领队,我希望能把队友们安全带出来,也平安带回去。”

互助与传承

救援现场,领队王涛带着年轻的队员李宗潮一起下到打通的地下空间,手把手教他做支撑结构,希望能教会他独立处理灾情的能力。

王涛钻进用木头做起支撑的狭小空间里,正在用生命探测仪探测生命迹象。

救援队员在画支撑方案。

王涛总是把鼓励的话挂在嘴边,他告诉南都记者,在蓝天救援队的队伍中,总有经验丰富的老队员带领年轻的新队员搜救的传统。不同梯队也都是根据队员的技术、时间和职业划分的。 

他们所在的搜救队伍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代号,领队王涛叫“王小二”,古立新叫“大师兄”,李宗潮叫“小马”。他们在挖掘现场习惯喊彼此的代号,让救援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他们分工非常明确:比较有经验的“大师兄”负责把控挖掘机的挖掘进程,在废墟堆里划出一片范围,指导当地人进行挖掘;新队员“小马”负责当安全员,在离得远一些的地方观察“大师兄”头顶废墟的变化,防止二次坍塌。救援队员之间总是彼此照顾,老队员会肩负起更危险的工作,在技术和精神上照顾队伍里的新成员。

“大师兄”古立新在现场总是说自己老了,这时“小马”会及时出来安慰说,“出来跟我们一起干活,就都是年轻人” 。

“虽然这是一个老话题,但是我还想再重复一遍,此次救援我们蓝天队员都是自费,没人给我们‘发工资’,也没有所谓的‘经济补偿’。”领队王涛说,“我希望把自己了解到的安全知识传递给他人,让更多人知道,增强大家在自救、救人方面的能力” 。

王涛告诉南都记者,在任何灾难发生时,第一时间依靠的不是外部救援力量,因为他们最快也要好几个小时后才能赶到,很容易错过最佳救援时间,“因此自救自保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互救很重要” 。

王涛还表示,蓝天救援队每年都有上百场校园安全教育宣讲,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这些宣讲活动都是全免费的,因为我们真心希望能有更多人知道并且掌握安全求生知识” 。

目前救援任务已经接近尾声,剩下的工作将移交给当地政府,蓝天救援队也于当地时间2月15日晚撤离马拉蒂亚,前往伊斯坦布尔稍作休整,18日乘飞机返回广州。 

出品:南都即时

采写/摄影:南都、N视频特派记者 郑璇真 刘威 赵牧 发自土耳其

后方联动:南都、N视频记者 杨苓妍 梁令菲 实习生 谭楚筠

财经
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