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记得我是立法会议员中最年轻的,我自然要代表青年去发声。”近日,在新界葵青区的石篱村办事处里,陈颖欣接受南方报业记者专访回应了外界对她“年资轻”的关切。
(资料图片)
晴暖的阳光打在青春的脸庞上,32岁的陈颖欣充满自信,也不介意被坊间称为“政界小花”,但她更希望自己能茁长成可以为大家遮风挡雨的“大树”。
“政界小花”的称谓,起源于2015年第五届香港区议会选举。当时年仅25岁的陈颖欣代表工联会出战,与时任立法会议员、谋求连任的“泛民”老将冯检基对垒,最终以99票的优势在深水埗丽阁选区胜出,当选区议员。
陈颖欣是一个缩影。
2015年香港区议会选举是香港政坛环境发生改变的一道分水岭。多位深耕政坛多年的资深面孔被青年参选人击败,七十余位候选人更是首次参选就获得选民青睐,其中有33位当选人年龄在30岁以下。
青年参政群体的崛起,一方面为香港当时日趋沉闷的政坛环境注入清新空气,另一方面也发出了需要更加重视、亟待解决青年议题的信号。遗憾的是,这样的信号并未得到积极的回馈。
2019年香港发生“修例风波”。为了让世界了解到真实的香港,陈颖欣建立起自己的Youtube频道,以评论时事的博主身份继续“参政议政”,期间,四度在联合国会议上讲述“修例风波”中的黑暴真相。
从KOL再到转战立法会选举,陈颖欣笑着说,“我想展现给全世界知道,香港也有很多年轻人愿意投入积极的、建设的力量,为社会作出贡献。”
25岁击败资深政客一战成名
2014年,24岁的陈颖欣在连读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和英国伦敦大学法律两个学士学位后,并没有进入人们预期的“高薪行业”,而是在香港较贫穷的深水埗地区担任工联会社区干事。
从“金专”到“从政”,陈颖欣的同学大多感到意外,但她却认为这是必由选择。
“当我可以选择的时候,我首先就是希望能够直接为这个社会做点事情。”于是,从名校毕业的陈颖欣一转身就“扎”到社区,通电梯、堵路洞、探访劏房戶……
2003年,“民协”冯检基首次当选区议员,陈颖欣12岁,已有随父辈深入社区的经历;2014年,冯检基忙着在立法会拉布无暇“落区”,她在区内默默为街坊嘘寒问暖处理问题;2015年,香港第五届区议会选举,25岁的陈颖欣击败扎根深水埗多年的冯检基,一战成名。
记者:您什么时候开始有社区工作经历?
陈颖欣:我父亲在海关工作,在香港回归祖国前,就成立了香港纪律部队里的第一个爱国工会。在他的影响下,我很小就跟着他们去困难的社区探访劏房戶的生活。到了大一点的时候就会加入义工队伍,直接去帮助有需要的人。
记者:您2014年大学毕业后正式从事社区工作,有没有特别难忘的经历?
陈颖欣:深水埗很多旧式公共屋村通风照明比较差,很多老人家没有能力,彻底清洁家里卫生,于是滋生了很多木虱。所以,当时我和义工们一起上楼,帮他们清洁浴室,除虫去虱,街坊们就给我起了个“虱王欣”的绰号。有一对老人家,在我们帮忙捉完木虱后,大家有了一个固定的联系,之后他们遇到什么困难,都会联系我们。后来,他们其中一位在家中去世,另一位老人家第一时间给我们打了电话。在帮他处理完老伴的身后事,我特别唏嘘和感触。那种陪他们走到最后的感觉让我印象很深,一些老问题如果长年得不到关注和解决,就会一直伴随着这些街坊到老。
记者:这是您2015年参选区议会的原因。
陈颖欣:是的。我们看到这个社区有不少老大难问题,而我们的团队有新的思维,新的处事作风,可以帮助街坊们解决这些问题。例如,旧式公共屋村有水压不足的问题,一些顶层住户经常因为水压不足没热水供应。我们就把工联会的渠道和资源横向联动,联系专业人士,量度屋村的水压,做好数据收集,用数据向政府反映问题,令政府更快并且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记者:当时您的竞争对手是在深水埗担当了12年区议员的冯检基,并最终打败了这位政坛老将,您觉得您的胜算在哪里。
陈颖欣:与对手相较,我们的优势在于长时间扎根区内服务,更了解居民的需要。对居民们的任何问题,我们也会运用年轻人的新思维,尽心尽力帮助解决,给街坊带来了新的希望。
记者:我们留意到,在这一届区议会选举中也有许多像您这样的青年议员崭露头角。您觉得这是否代表香港政坛当时刮起“青春旋风”?
陈颖欣:当时确实有很多年轻人出来参选,这表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社区的关心。年轻人可以更多参与社区,为社区发展提出意见,和大家一起携手建设更好的社区,我认为这是件好事。也许很多人会觉得当时是一个闷局,需要打破,所以许多参选的年轻人也感受到街坊和选民的热情支持,大家愿意给年轻人机会,让他们为理想奋斗,也希望年轻人能带来新的气象。我很受鼓舞,觉得我们应该珍惜这样的表达机会、服务机会和建设机会。
勇当KOL四度在联合国发声展现真实的香港
“现在有请中国联合国协会代表。”2021年3月15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46届会议邀请陈颖欣作为青年代表线上发言,主题是2020年6月30日落地生效的香港国安法。
这是陈颖欣第一次在联合国正式会议上的亮相。短短90秒中,陈颖欣干净利落道出“修例风波”中的黑暴真相,以及香港国安法实施后香港社会得以恢复稳定的事实,有力回击了西方媒体和政客的抹黑和中伤。
在这之前,向国际受众发声,已经成为陈颖欣的日常。
在2019年的“修例风波”当中,陈颖欣及其团队受到了黑暴分子的谩骂、攻击甚至死亡威胁,最终她在2019年区议会选举中落败。
“2019年的经历,让我意识到光在线下做是不够的,还要在线上说,去讲自己的故事。”陈颖欣告诉南方报业记者,她“转身”在Youtube上开设自己的频道评论时事,是希望世界上更多的人能通过她的视频,了解那些西方世界企图抹去的真相。“我不仅要自己站出来,还要鼓励更多爱国爱港的年轻人站出来,用真相的力量去抗衡西方世界对祖国的抹黑。”
记者:2019年您第二次参加区议会选举争取连任,当时的情形是怎样的。
陈颖欣:由于坚持发表爱国爱港的政见,我和助选团队屡次受到黑暴分子的谩骂、攻击甚至死亡威胁。每次我们设置街站,都会被偷拍,我们的照片、地点会被发布到黑暴平台上,黑暴分子就会来“招呼”我们。比如在我们的街站前游行示威,毁坏我们的宣传品和工联会旗帜等,我是穿着防刺服,带着灭火毯去街站的。
那时候,我爸爸这个资深“工联人”第一时间站在我们的前面,不顾危险,甚至从黑暴分子手中抢回我们的旗帜。这个画面令我更加坚定,只要我们做的事情是对的,就要坚持下去,而且没有后退的余地,因为我们的退缩将助长黑暴分子的嚣张气焰,也会使更多爱国爱港人士失去站出来的勇气。虽然最终没能成功连任,但我们问心无愧。
记者:落选后你为什么会想到要在Youtube上开一个频道?
陈颖欣:“修例风波”期间,我看到有黑暴分子通过网络煽动民众对祖国的仇恨,不少年轻人受到影响,丧失自主判断的能力,也通过网络来发泄情绪,加剧了网络上的声音一边倒。这段经历让我们醒悟到,除了默默在社区服务外,也需要大声地在网上平台做宣传,让更多人知道我们的理念,减少误解与矛盾。因此,我建立了自己的YouTube频道,同样在网络上,用短视频的形式分析、讲解香港社会的时事热点,去平衡那些(抹黑香港和国家)声音。
记者:如今您已经有3个账号,拥有超过30万“粉丝”,是名副其实的KOL,在香港青年中有广泛的影响力。有什么成功秘笈?
陈颖欣:我其实是一边学一边做,包括用吃饭的时间一边吃一边找资料,用工余的私人时间自己拍、自己剪等等,现在这些技巧越来越熟手。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勇气”。即,不管面对多大的困难,哪怕现在也会有一些人在留言区恶意攻击,我们都要说出真实的故事,真实的香港,真实的中国。他们越是不想我们讲,我们就越是要把真相讲出来。
记者:除了Youtube平台,您2021年在联合国上的发言也让很多香港人认识了您,为您点赞。迄今为止,您在联合国上发言了多少次?
陈颖欣:2021年我参加过三次联合国发言,有两次是联合国的正式会议,有一次是我们国家主办的;今年3月也参加过一次。说实话,当我得知能有机会在去年3月中旬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举办的第46届会议上发言时,心情是很复杂的,一方面觉得非常荣幸,另一方面又有点担心,怕自己做得不够好。因为我是要站出来为香港的大多数人发声,要在90秒内让西方世界知道,和平理性、爱国爱港的声音才是香港社会的主流。这份责任很重。我第一时间就想起了因在联合国上揭露“黑暴”真相被黑暴分子攻击的伍淑清女士,于是以她为例子,证明香港国安法落地后,“黑暴”消失了,伍女士的财产权得到保证,我也无需因为说出真相而担心自己的人身安全。
这几次发言下来,我感觉是交出了满意的答卷。我们就是要让国际平台和西方世界知道,黑暴分子正正是伤害香港的人权和本身享有的自由和民主。
希望有更多香港年轻人站出来
2021年12月19日,香港特区在完善选举制度后,首次举行立法会换届选举,陈颖欣以62690票当选,成为本届立法会最年轻的议员。
在陈颖欣看来,正是完善后的选举制度,让她这样的年轻人有机会在议事厅中发出自己的声音。这与2015年她参选区议会选举的情景有相似之处,但更多的是不同。相似的是,市民依旧求变,民生问题仍然亟待解决;不同的是,当下年轻人从政可以更有信心,不用再陷入政治的漩涡。
“香港正处于由治及兴的关键时期,年轻人大有可为。”她说,希望香港年轻人把握机遇做时代的主人,共同努力去改变香港的沉疴痼疾。
记者:从2015年的区议会选举到去年的立法会选举,您觉得香港的政坛环境有什么变化?
陈颖欣:去年与2015年有点相似,新脸孔参选都是希望打破一些闷局,而市民最终选择的,也是希望真的能为香港带来新气象的议员。2015年已经显示出来,大家愿意把希望带给年轻人,只要够努力,他们一样有机会。去年,我作为年轻人能够参选、当选新一届立法会议员,可见完善选举制度后选出的议会,更具广泛代表性。
不同的是,新一届立法会换届选举,标志香港将进入议政新时代,民主和改变不再只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让一班爱国议政者可聚焦解决社会深层次矛盾,实现良政善治,更好体现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福祉的初心。在立场上,我们都是爱国爱港者,这是毋容置疑的底线;在政纲上,我与其他议员也许有不同意见,但会积极交流和思想碰撞,共同寻找解决香港深层次社会问题的方案。
记者:从区议员到立法会议员,身份发生了改变,您觉得工作内容有什么变化?
陈颖欣:在政策实施上,区议会相当于一个咨询组织,更注重同市民的沟通;在立法会的层面,我们能更有效推动政策,可以更大范围地帮助市民。但一些工作的思路是会一直沿用的,比如“落区”,我不会因为当了立法会议员就不去深入基层,相反,四年多的社区服务经验让我深刻明白,只有真正了解基层民众的需求,才能代表他们说话,才能真正推动解决问题的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这一点,我不会改变。
另外,我也会坚持运营我的新媒体平台,不仅继续讲好香港故事、中国故事,也会向市民讲好议会故事,让议会工作变得更加透明,让市民更加了解并愿意参与其中。这也有助于我们听到更多市民的声音,从而让相关工作更加“贴地”。
记者:作为一名立法会议员,您对自己有什么要求?
陈颖欣:我要做一个“内外兼备”的议员,“对内”可以处理我们积累已久的民生问题;“对外”可以打好国际舆论这场仗。同时,我是立法会最年轻的议员,青年人也是我的重点关注群体之一。香港青年的发展与国家发展息息相关,我希望能帮助年轻人融入大湾区。年轻人是社会的持份者,大湾区蓬勃发展,年轻人一样也会发展得好。
我也希望有更多香港年轻人站出来,走出我们自己的路,可以影响更多人,把建设香港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
策划:侯小军张纯青
统筹:赵杨胡念飞 谢苗枫
协调:区小鸣王勇幸 陈彧
撰稿:区小鸣张治伊
拍摄:区小鸣
剪辑:区小鸣
平面:霍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