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月1日电国际观察:西方媒体故意忽略的中国抗疫事实
新华社记者张怡晟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中国以外的地方,如果你只是通过社交媒体和部分西方媒体获取关于中国新冠疫情的消息,你肯定会以为那里到处是缺乏生机的可怕场景,但现实情况大相径庭。这是坦桑尼亚《公民报》记者发自北京的报道。现实的情况是,中国各地的生产生活秩序正逐步恢复,各地“烟火气”和忙碌劲儿正加速回升。
中国的疫情防控进入了新阶段,一些西方媒体将之称为“快速、急剧、毫无前兆”的变化。它们明显忽略了一个事实:中国疫情防控政策是在综合评估新冠病毒变异、疫情形势和防控工作等基础上因时因势作出的调整。
因时因势优化防控措施
疫情发生三年来,中国政府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因时因势不断优化各项疫情防控措施。这三年,中国有效应对全球几波疫情流行冲击,避免了致病力相对较强的原始株、德尔塔变异株等大范围流行传播,减少了重症和死亡。
西方媒体对这些政策调整完善的过程从未报道,而只是选择割裂地、静止地放大调整期出现的个案和问题。
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2022年12月27日介绍,密切跟踪病毒特点,研判疫情形势,加快推进疫苗接种和药物供给、加强医疗救治和防控体系建设、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等因素,都为中国调整新冠病毒感染的法律归类创造了条件。依法将新冠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绝不是放任不管,绝不意味着所有防控措施退出,而是要继续强化管理、强化服务、强化保障。
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2022年12月27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从国内的情况来看,我们有些地方已经或者正在度过我们第一波最高峰的冲击,并没有出现大家比较害怕的大面积重症死亡这种情况,这就(告诉)我们要有信心。现在我也深刻地感受到中国的老百姓正在和我们的政府、和我们的部门一道在共同抗疫,来对抗疫情的上升、播散。”
对中国政府官员的这些详细解释和政策背景介绍,西方媒体虽然在现场采访,但鲜有落到发出的报道中。
提高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率
疫情发生以来,中国的防控措施因应疫情形势不断调整变化,但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目前,中国人口新冠病毒疫苗全程接种率已超过90%,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34.6亿剂次。其中,60岁以上及80岁以上老年人全程接种率分别为86.6%和66.4%。
这些数据和事实,一些传统西方主流媒体只字不提。
中国正加快推进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更好筑牢应对疫情的“免疫长城”。中国多地正在优化便民措施,打通老年人接种、加强免疫接种“最后100米”。有的地方设立绿色通道、流动接种车等,最大限度为老年人接种疫苗提供便利;有的地方选派医务人员组建接种小分队,为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上门接种服务;有的地方积极开启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
扩大医疗服务供给
一些西方媒体在报道中指责中国疫情防控是在“浪费时间”。事实上,中国利用宝贵的时间探索出有效的诊疗技术和药物,中国医疗救治、病原检测、流行病学调查等能力都在持续提升。
当下,多地正全力保障医药企业生产,加大紧缺药品供应。
中国工信部副部长王江平2022年12月29日表示,中国正全力以赴做好医疗物资生产,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两类重点解热镇痛药日产能现已达到2.02亿片,日产量达1.9亿片。工信部加强统筹调度,抢抓生产,持续提升疫苗、治疗药物、检测试剂和防护用品等重点医疗物资生产供应能力。
中国还争分夺秒扩充医疗资源、增加医疗服务供给。
截至2022年12月15日,中国二级以上医院开设发热门诊超过了1.5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发热门诊或者发热诊室超过3.5万个。
连日来,不少城市还将核酸采样屋改造为发热诊疗站,许多都配有医保刷卡机、制氧机等设备,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轮流坐诊,为群众就近就医购药提供便利。
“烟火气”迅速回升
西方媒体报道热衷于渲染“空荡荡的街道”“打乱了的生活”,但对中国各地的“烟火气”正在迅速回升和各地复商复市不感兴趣。事实上,车间里的信号灯、马路上的车灯乃至街头巷尾的霓虹灯正在重新点亮。
电影市场正显现复苏暖意——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当前中国营业影院总数超过9800家,全国影院营业率近80%。
多地旅游市场也呈现复苏迹象。飞猪数据显示,中国国内机票、酒店实时搜索量及预订量大幅增长。
连日来,中国各地持续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助力加快复工复产。许多企业在政府组织下,赶赴欧洲、日本等地开拓市场、挖掘商机。虽然海外商界好评如潮,但也被一些西方媒体故意忽略。